路由协议
前言:
常见协议包括接入、交换、路由、MPLS VPN、数据中心、SDN和TSN七大类。
本文详细介绍路由协议,其它相关协议可点击以下分类查看具体内容。
• 接入 • 交换 • MPLS VPN • 数据中心 • SDN • TSN
本文关键词:
路由协议运行之后,每个网络节点上都有一张整个网络的路由表,节点知道网络中每个地址该怎么走(从本设备哪个端口转发),可以认为是网络中的导航。
路由协议包括:单播路由协议、组播路由协议和BFD协议。其中单播路由协议和组播路由协议又可进一步细分。
IGP:OSPF/OSPFv3,ISISv4/ISISv6, RIP/RIPng
OSPF(Open Shortest Path First,开放最短路径优先)
每一台路由器拥有整个拓扑结构,能根据网络拓扑信息独立地做出决策。OSPF采用SPF算法计算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路径,所谓“链路”,即指路由器接口,所谓“状态”,即指描述接口以及其与邻居路由器之间的关系。
OSPF路由器中,都存放三张表:邻居列表、链路状态数据库、路由表。
IS-IS (Intermediate System,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的域内路由信息交换协议)
RIP(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,路由信息协议)
这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(DV)算法的IGP协议,它的优先级的值为100。
BGP(Border Gateway Protocol,边界网关协议),EGP。
这是一种运行于 TCP 上的一种自治系统的路由协议,默认端口TCP 179。
BGP 是一种 EGP( 外部网关协议),与 OSPF, RIP 等 IGP( 内部网关协议)不同,其着眼点不在于发现和计算路由,而在于控制路由的传播和选择最佳路由。
路由更新时, BGP 只发送更新的路由,大大减少了 BGP 传播路由所占用的带宽,适用于在Internet 上传播大量的路由信息。
PIM(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,协议无关多播协议)。
PIM-DM属于密集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,其理想状态下是每个路径下都有接收者。使用“推(Push)模式”传送组播数据,用于组播成员比较密集的小型网络。
PIM-SM属于数据稀疏模式的组播路由协议,采用“pull”模式,转发组播报文,适用于组播成员分布较稀疏的网络。只有IGMP用户加入的路径上才有组播流量。
BFD(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,双向转发检测机制)。
该协议用于快速检测,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转发连通状况。
经常搭配各种igp和bgp路由一起使用,达到快速收敛的作用。通过建立BFD会话,默认每隔一秒发送BFD检测报文,3倍的超时时间来对网络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。